井井有序的街道、宽阔整洁的公路、整洁靓丽的村庄,清洁干净的河道环境,这是“河长制”全面落实以来,随处可见的场景。我县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建立了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河长的“双河长”工作机制,分级分段设立河长34名,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紧盯薄弱环节,聚焦难点重点,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水域岸线保护和河流纳污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为有效改善村上的人居环境,巴藏乡下巴藏村委会按照乡上的要求,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卫生保洁机制,每天安排保洁员,对村道河道进行清理。现年六十岁的刘海朝,是村里的一名保洁员,他勤奋的工作得到了乡村干部和村民们的一致好评,今年年初乡上将河道保洁的重任交给了他。
下巴藏村62岁的老党员赵水菊因家里的自来水冻住了,正在河边洗衣服,他告诉记者,自环境卫生整治和河长制工作开展后,村庄和河道里的垃圾少了,沿河的环境卫生好了,水变清澈了。
为扎实推进“河长制”开展,全县各乡镇对辖区内河道、沟道进行了全面清理排查,并进行了登记;成立了由村级“河长”任队长的清河行动小队,每日开展集中清理行动,重点对河道漂浮物、渣土等进行清理。同时,将“河长制”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相结合,各级“河长”和农村环境保洁员负责对责任范围内河道及江河两岸清洁情况进行巡查,采取问题挂牌销号制度,形成全民参与、多方联动,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绩效化,确保清河行动综合整治取得成效。
美丽的杰迪村,紧靠白龙江北岸,省道313线横穿村内,是拉尕山4A级风景旅游区的必经之地。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整治和河长制度长效机制,立节镇党委、政府积极将环境卫生整治和河长制工作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机结合,建立联席会议、信息报送、督导检查、公示公告、河长会议等制度,并根据镇上实际情况确定了镇、村两级河长名单,设总河长一名,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河长9名,由各包村领导担任,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其他村委会成员为巡查员及监管员,形成了条块结合,全面铺开的监督管理机制,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保障。
为进一步清理华能公司喜儿沟电站库区的垃圾,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建立水电站水面垃圾长效打捞工作机制,立节镇河长和环境卫生监督队每天督促喜儿沟库区的值班人员每天按时打捞库区湖面的漂浮物,努力达到库区无漂浮物、无障碍、无垃圾的保洁要求,确保湖面干净,垃圾不出库区。
我县水系发育充足,主要河流有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三大河流,三大河流均是顺山势由西北流向东南。水流湍急,总过境流程193公里。县境内共有40多条支流、三级支沟约有1280条,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流域上。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改造和提升白龙江风情线景观带的挖掘和打造,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不但吸引了年60多万人次各方游客的到来,也让很多珍稀候鸟在迁徙途中来“做客”。在白龙江沿岸、河道上,众多迁徙候鸟驻足,停留、栖息,过冬的候鸟种群越来越多,有赤麻鸭、绿头鸭,还有白鹭,以及很少见到的白鹤、白天鹅等稀罕鸟类。蓝天之下,高飞的候鸟,流动的河水,交织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美好画面。
为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县在建立党政一把手同时担任总河长,分别负责河长制工作总督导、总调度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舟曲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将任务分解到乡村,压力传导到各级河长,明确各自职责,带头将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形成了“总河长、河长、河段长”三长,“河管员、巡查员、联络员”三员齐抓共管格局。同时,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河道治理、流域治理、生态修复、植树造林、白龙江风情带打造等为抓手,以落实河长制为契机,着力将沿河两岸建设成我县又一张生态名片。(记者:冯海明 刘兴云 姚缠龙 杨葭辉 袁水仙 冯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