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藏镇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示范带民富”的新路子,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着力点,采取“党建+”理念,积极构建抓党建促脱贫大格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蒜”出致富路。春夏之交,走进溪岭村,产业脱贫实践如火如荼,500亩大蒜长势喜人,“蒜”出致富路越走越宽。在产业促脱贫过程中,巴藏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实践,结合“三变改革”,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做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配合市场行情走向,积极创建巴藏镇明风益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流转闲置土地,引导44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大力发展大蒜种植主导产业。今年春栽夏收的450亩大蒜已经丰收在望,截至目前,共采摘销售蒜薹2万斤,销售额达5.2万元。预计到6月下旬,大蒜将全面成熟并上市。村民仇风菊说“根据初步估算,今年1亩地能产500斤以上大蒜,亩收入在2500元以上,这样一来,按照每亩土地入股350元保底和产业发展分红福利,我们每户贫困户可增收1万元左右。”目前,溪岭村两委一班人正在积极探索“互联网+大蒜”现代商贸模式,逐步探索大蒜从种到收,再到冷藏、销售、精深加工等,最终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稳步成为溪岭村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渠道。
“种”出好日子。在距溪岭村不远的上巴藏村的30多座塑料大棚内,正呈现出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大棚蔬菜产业已从2019年的群众种植的“小舞台”,转变成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的“大天地”。
巴藏镇上巴藏村党支部紧扣“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主线,结合群众的脱贫致富思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凝聚力,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方式,依托上巴藏村恒业蔬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股份制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种植大棚蔬菜的积极性,实现了从“输血”到“换血”再到“造血”的华丽转身。
截至当前,上巴藏村共投资70万元,修建大棚设施共34座,日光温室2座,辐射群众82户,其中贫困户6户。现有大棚主要以种植西红柿、辣子、茄子、番瓜、胡萝卜、甘蓝、蒜苗、洋葱、小油菜、生菜、香菜为主。目前已产生效益的大棚有32座,每个大棚带动群众年增收约3500元。自5月份以来,已产销番瓜、西红柿等约0.8万斤,销售额达1.8万元。种植户房小荣说:“今年我种植了一座拱棚的豇豆,很快我们种植的豇豆就可以上市,我有信心一座拱棚可以收入3000至4000元,豇豆卖完以后再复播种植其他蔬菜。我会不断努力,提高经济收入。”
随着全县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蔬菜种植效益进一步突显,过去“小麦+玉米+荞麦”的传统种植模式已悄然改变,让村民看到了更多增收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