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舟曲 > 文化旅游 > 舟曲楹联 > 楹联知识 > 正文

对联基本格律:《联律通则》分类讲解——节律对拍

发布时间:2018-01-15 00:00:00 来源: <span>县文联</span> 作者: 点击:

(四)节律对拍

节律对拍,就是上下联的节奏一致。节律,也称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世界上许多事都具有节奏性,如山势的起伏,海潮的涨落,人肺的呼吸,以及走路时脚步之起落等。节律可以给人以快感和美感。对联属于语言艺术,汉语语音本身就具有节律性。对联与诗词一样可以吟咏而具有音乐性,所以也具有节奏,也可以称之为音步。简言之,所谓节律对拍,就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一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例如,清代顾炎武题赠联:

行己/有耻;

博学/为文。

这副四言联的上下联都是二、二句式,即二、二节奏。

又如,清圣祖康熙题岱庙联:

帝/出乎/震;

人/生于/寅。

岱,泰山的别名。震,《易经》中指东方。这副四言联的上下联都是一、三句式,即一、三节奏,亦可细分为一、二、一句式。这样的划分,都是按照句中词汇的词语节奏来划分,例如,五言联的句式,无非是二、三句式,或三、二句式。也可细分为二、二、一,二、一、二,或一、二、二句式。如清代王士稹的一副巧对:醉爱/羲之/草;狂吟/白也/诗。就是二、二、一句式。六言联的句式,包括二、二、二句式,以及三、三句式。但,二、二句式居多。七言联的句式,主要是四、三句式,可细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句式……其他则以此类推。

七言以上的多句对联包括长联在内,满足节奏对拍的要求,应在上下联的句式结构中,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在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点上保持一致。此类对联,因为字数、句数都不定,有长有短,所以,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而只能就其不同情况,在语法节奏点上保持对拍。

关于这一条格律,初学者也可以简单理解成:在一副联中,每一句都是由若干字、词组成,每一个意义相对独立的字或词(词组)即是一节拍,独立的字或词的最后一个字,是每个节拍的节奏点。如上面提到的顾炎武对联“行己/有耻”一句,“行己”和“有耻”意义相对独立的两个词语,各是一个节拍,他们的最后一个字“己”和“耻”则分别是这两个节拍的节奏点。上联已经确定了是“行己/有耻”的“二、二”节拍,下联要保持一致,必须也是这个节拍。

上一条:对联基本格律:《联律通则》分类讲解——形对意联

下一条:对联基本格律:《联律通则》的基本内容


米乐,M6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