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面疙瘩
马永强/甘肃舟曲
我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荞面疙瘩。
所谓荞面疙瘩,是舟曲老家用荞麦面擀制的面条,荞面黏性差,制成的面条在沸水中容易断,所以粗细不匀,长短不均,也容易结团,所以被唤做“荞面疙瘩”。讲究一点的人家,和面时会在荞面里加点白面粉,以增加黏性。
我讨厌吃荞面疙瘩,第一,荞面是粗面,口感差;第二,颜色乌黑,看起来没有食欲;第三,吃烦了。小时候吃烦了,天天吃,有时一天三顿都是荞面疙瘩,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时候我们所说的白面细面,农村叫优等粉,还是稀罕,更别说香喷喷的大米饭,都是逢年过节才有的美食。
农村喜欢种荞麦,因为抗旱,成熟周期短,产量高,适合在半山腰的旱地生长,而且付出劳动较少,撒把种子到期来收即可,不像小麦玉米还要除草、施肥、灌溉。所以,荞面成了我小时候最常见的主食,除了荞面疙瘩,还可以做成荞面馍馍,都被我吃腻了。
每次奶奶做好饭,我一看是荞面疙瘩,就只盛多半碗,吃不完还剩下。
这时候爷爷就会训我:“败家子,你在六零年就饿死了!”
爷爷奶奶都很喜欢吃荞面疙瘩,对于他们来说,这种饭食最适合他们的胃口,他们是从困难年代过来,吃惯了这种粗粮,更懂得珍惜自己种的粮食的珍贵,而且,我奶奶善于把这最普通的饭食做得淋漓出彩,她做的荞面擀制得很细,擀好会晾一阵子,汤里面放了自家腌的酸菜、咸菜、辣子,汤清水利,吃起来酸爽可口,开胃生津,除了我和弟弟,其他家人和亲戚都赞不绝口。但是,我那时候很喜欢吃白面馍馍,因为白面馍馍当时是稀罕,我奶奶和妈妈有时会给我们烙白面饼子,在火灶上烙饼子经常会烧焦,但是也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而且家人都说吃烧焦的饼子运气好,出门会捡钱。长大后慢慢知道,荞麦是很好的品种,荞面可以当主食,荞麦皮可以用来做枕头,我家里的枕头几乎都是奶奶缝好枕套,把荞麦皮装进去,睡起来头部很舒服,但是因为老鼠喜欢吃荞麦皮,所以枕头经常被老鼠啃破。
荞面除了做荞面疙瘩以外,还可以做荞面煎饼,比山东杂粮煎饼会厚实一些,在平底锅上用柴火烙,烙的时候锅里会放一点猪油,要不停地来回翻,才不至于被烧焦。奶奶烙荞面煎饼时手飞快,也不怕烫,烙出来的煎饼既脆又不焦,我在旁边往火灶里面添柴火。这个火灶我们叫“锅头”,上面一般有大、中、小三个锅灶,平时一家人煮荞面疙瘩、烙煎饼等都用这个小的锅灶,家里有客人或者农忙时节人多时才用中间的,而大的锅灶是过年用蒸笼蒸馒头时才用。荞面煎饼烙好了一般还会炒一碗自家腌的酸菜作为配菜,吃的时候用煎饼裹着酸菜,味道很棒,比荞面疙瘩好吃的多。 我去上学带的荞面煎饼经常被同桌和邻桌的同学每人掰一块。
自外出求学,荞面越来越少见,那种难以下咽的味道,居然成了对家乡和家人无尽思念的味道,这种味道越来越苦涩,越来越深刻,活像苦荞与生俱来的味道。原来,我不是生来就讨厌荞面疙瘩的味道,是我以前吃太多太厌了,所以觉得难吃,等这种味道渐行渐远的时候,反而对其思念更加强烈,以前生活在自己的那片小天地,觉得整个世界也就这么大,才觉得以前那苦荞味道是无比的亲切和甜美。
在外求学和工作后,极少有机会回家, 2007年底,我乘坐两天两夜的慢火车在西安中转,恰逢雪灾,在火车站滞留数日,买不到回去的票,百无聊赖,每天买份《环球时报》与桶装泡面打发日子,偶尔四处走走,竟然在火车站附近的犄角旮旯竟里,发现了一家能做“荞面楞子”的小面馆,一碗5块钱,我迫不及待地点了一碗,面还没上来,那熟悉的苦味涌向心头,仿佛天晴雪散。
时光荏苒,社会在高速前行,也深刻改变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日常生活方式。汶川地震后,舟曲加快推广退耕还林政策,原来种荞麦的山地都种成了核桃树,政府补贴大米、白面、现金,政策这么好,谁还会愿意在那半山腰上全靠人力种植荞麦,山区人民越来越少种荞麦,荞面疙瘩越来越少能吃到。我回老家的机会少,每次回去家人及亲戚都拿比较珍贵的山野菜给我,很少会做上不了台面的荞面疙瘩,有一年春节在亲戚家吃到一碗难得的荞面疙瘩,味道还是那样正宗,酸菜,油泼辣子,韭菜咸菜,还是荞麦原有的苦味,但是吃起来却是满满的归属感。
与荞麦在农村的地位江河日下相反的是,荞麦面在大城市却成了现代健康饮食追捧的经典,认为其有多种有益健康的功效:荞麦性甘味凉,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的功效等等。在城市里的各大药房里面可以常见罐装的苦荞茶,清凉降火,是夏天消暑的佳茗,价格不菲,一罐近一百元,贵得令人乍舌。再想想小时候,那家里粮食柜子中那一年到头吃不完的荞麦,感觉处在两个世纪。有一天,我带着女儿在万达游乐场哄她玩,等吃晚饭时,我带她去一家知名连锁面馆,里面有道香椿荞麦面,还特意标注一年只供应一个季度,我好奇地点了一碗,临上来的时候,才发现里面的荞麦面条切得很细,竟然像泡面一样,完全没有荞面疙瘩的样子。这碗面根本没有多少苦荞味道,几乎都被香椿味覆盖了,我几乎无法下咽,而我女儿因为第一次吃香椿与荞麦,平时吃饭很费劲的她,居然吃得津津有味。我想起来,一个学妹去日本旅游回来后说,日本中部的农村,到处都吃的荞麦面,清汤寡水没有肉,所以日本老人都很长寿。我突然觉得,社会的发展画了一个可笑的圆圈,农村人向往城市,挤破头成为城市里的市民,却慢慢抛弃了许多宝贵的传统,将一种深深的怀念,变成一缕缕斩不断的乡愁,萦绕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