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诗发展的几种走向
王剑
散文诗是一种自由表达的诗性文体。好的散文诗,应该具备
三种品性:深刻的思想;充沛的情感;美丽的表达。因此,我认为当代散文诗发展的走向,应该是这样的:
一、当代散文诗发展要出现创作高峰,必须要写有思想含量的散文诗。
散文诗的思想,就是对世间人、事、物、景的独特见解,是从日常生活中开掘出不同寻常的意义,要具有历史的高度和人性的深度。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生命态度,都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散文诗的思想是文章的骨骼和硬度。有思想的散文诗,总是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观点新颖,犀利深刻,撞人心扉,启人心智,有思想的散文诗,可以审美,也可以审丑。它讲求以心会心,以灵魂征服灵魂。
譬如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秋夜》写出了枣树在茫茫黑夜不甘被埋没的斗士形象;《立论》形象地写出了世俗心态;《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准确地画出了愚弱国民的灵魂。这些都是有思想的散文诗精品,是伟大的作品。
而今,当代散文诗界,尽管成果丰硕,但我感觉,标志性、震撼性和时代性的作品还不是很多,还普遍存在着“小”、“淡”、“伪”、“俗”的倾向,所以,我认为,每一个有写作理想的散文诗作者,都还须努力。
二、当代散文诗发展要出现创作高峰,必须要写有人文精神、生命情怀和悲悯意识的作品。
所谓情怀,就是作者高尚的情感。情怀是大善,是大爱,是至真至美。情怀决定散文诗的境界。情怀高致,其面貌可爱;高情大义,其风华自雅。
散文诗高雅的情怀,是对大地的书写,是对民生的关注。关爱弱者,敬畏自然,尊重历史,敬仰人文,感念生命,思考人生,与大地和大众精神相通,气息相求,这样写出来的散文诗,才有温度,接地气,才能为大众所喜爱,为时间所留存。因此,散文诗作家站得要高眼界要宽,要有仁者的襟怀,勇者的担当,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要传达人类共同的精神诉求。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气度和胸怀。
比如说杜甫。杜甫写过风景诗,写过民俗诗,写过谈艺诗,其中也出过不少名句,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这些句子,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为底层民众喊“疼”的诗句比较,厚度和高度上还是有差距的。
可见,有情怀、有担当,应是广大散文诗作家永远的追求。关注现实民生,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疾苦,更是散文诗作家的文学良知和社会责任。
三、当代散文诗发展要出现创作高峰,就要坚持走精品之路,文本表达要恰当,要美丽,要出新。
首先格局要大,要有想象力,有距离感和空间感。格局决定气度和容量。比如鲁迅先生的《过客》,屠格涅夫的《门槛》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次,构思要奇,聚而发力,小中见大,出人意料,别出心裁,单纯而丰饶。语言要简约隐忍,要沉实而及物。可以唯美,也可以尖锐、粗砺,如同子弹。如鲁迅先生《狗的驳诘》《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就是让人叹服的精品。
第三,要敢于叙事,要有细节。
散文诗的叙事,需要胆量和功力。诗歌史上的那些史诗性的作品,都是叙事的。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琵琶行》《长恨歌》《三吏三别》《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因此,好的散文诗作家,都要学会写实,学会叙事
散文诗的叙事,有别于散文的叙事,它应是叙事之中含抒情,抒情之中有叙事,是一种细节化的简约叙事。所谓细节,即生活,即个人化,即独特性。没有深切的生活体验,就不会有动人心魄的细节。细节是散文诗的生命和呼吸,是散文诗真实感人的重要条如艾青的《乞丐》:“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凝视你。看你吃任何食物,看你用指甲剔牙的样子。”
再如藏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低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又如田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哪,这就是奴隶!”
这些都是富有细节的经典散文诗作品,值得我们再三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