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县是藏语“龙江”之意,因为白龙江穿县境而过而得名,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白龙江上游。东邻武都,西连迭部,南面与文县及四川九寨沟县接壤,北面与宕昌县相连。总面积2984平方公里。
舟曲属西秦岭地质构造带南部陇南山地,西秦岭与岷山山脉呈西北-东南向横贯全县,岷山、迭山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在1173~4505米之间。舟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高山深谷。
县内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雷古山、三圣爷梁、青山梁、羊布梁等。雷古山、三圣爷梁在县境东北边缘,青山梁、羊布梁在县境西南边缘。雷古山属高山裸岩,于五、六月还时见积雪,景观壮丽,“露骨积雪”为西固八景之一。
据史料记载,舟曲县在春秋战国时为白马、氐、羌住地,先秦时设置羌道县。汉武帝时置郡,羌道县属陇西郡;东汉时,羌道县属武都郡。西晋末年,世居羌道县的宕昌羌“保”,建立宕昌国,今舟曲隶属其国,王城一度设在今舟曲瓜咱、峰迭、华年(古华阳城),历经十代。
唐代时于境内置宕州及怀道郡、县。“安史之乱”时,唐朝在西北地区的兵力东撤,吐蕃乘机深入河西、陇右,占领合川、怀道、武都等郡,尽取陇右之地,统治达300年之久。宋神宗时收复宕州,归阶州福津县辖。元、明、清于西固置蕃汉军民德行千户所及西固分州,民国改西固分州为西固县。1949年12月西固县解放,1954年西固县迁址宕昌,成立舟曲县。1958年,将迭部县下迭地区、卓尼县插岗、拱坝划归舟曲县,并改名为龙迭县。1962年又恢复为舟曲县。
舟曲县在宋、元、明、清及民国时均称“西固”。明《巩昌府志》(卷五)就载有西固八景。八景为仙洞活水、南山笔架、北峰古刹、驼岭永障、露骨积雪、东岩晚照、通泉沃壤、瀑布飞流。古人八景诗甚多,如“西固城形一只船,露骨积雪六月天。南山笔架文明象,瀑布飞流半空悬。三眼涌泉千古迹,七星古柏四时鲜。城头虎迹人罕见,驼岭钟声渺渺传。”清人写的八景诗如“翠峰蔚秀气峥嵘,三眼泉流澈底清。驼岭参天乔木古,龙江照月夜珠明。柳疏烟密游鳞跃,石瘦雪肥露骨横,不但武都关巩固,南山笔架彩花生。”
舟曲古城堡关隘较多,主要有:西固城:即今舟曲县城,位于翠峰山下白龙江北岸的冲积扇上,依山傍水,地势显要,是古代陇西、阶州(武都)通往康藏道的要冲。“西固”本取藏语“赛告”译音,意为“金矿之大门”。宋时筑城,明扩展修筑。现西关残存古城遗址一段,长21米,高7.6米。
瓜咱城:古名莲花城,位于峰迭乡瓜咱村白龙江西岸的台地上,城背山临江,为汉代古城址。东北城垣残长280米,南城垣残长156米。
峰迭古城:位于峰迭乡西北3.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冲积扇台地上,为汉代至南北朝时所筑,南北长264米,东西宽163米,面积约42500平方米。
华严城:又名华阳城,今讹为华年城,位于立节乡东南2公里处的华年村对面的拉尕沟与白龙江交汇处,平面呈三角形,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390米。初建于汉代。
大峪沟古城:位于大峪乡,东距县城50公里。古城分布于乡境11处地方。
古文化遗址:在舟曲县境内有20多处古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沿岸及拱坝河沿岸。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遗址分布广泛,个别遗址出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面积较大的有花阳城、锁子头、咀坪、达嘎坪、上坝子、北山坪、岭儿坝、马各坪、掌坪、牛头坪、大尕坪、坎坎坝等文化遗址。其中花阳城遗址、岭儿坝、北山坪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舟曲县城还保存有从北城门及以东的一段明代古城墙。城东20公里处有汉代的咀儿坪堡遗址。
古墓葬:古墓葬在舟曲保存较多。出土年代最久远的是秦墓葬,随墓出土的有秦“半两”铜币和绳纹灰陶罐、盆等器皿及残戈兵器等。其它像汉、唐、明墓葬都多有出土,但大都遭毁。主要墓葬有:石家山汉、宋两代墓葬群,井坪汉、宋两代墓葬群,奂坪汉墓群,咀上汉墓群,明承信校尉房公临溪墓等。保存较完好的是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石门沟宋代墓葬,系2人合葬墓,墓室下半部呈正方形,上部呈正四棱椎藻井式墓顶,全墓以31厘米长、15.5厘米宽、5厘米厚的青砖建成。西壁及北墙以石垒成门、窗形式,东壁饰以供桌,南壁则留有一个拱形门洞。顶室交接处伸出瓦檐,檐下飞椽,椽下三层升斗,建筑精美。四壁均彩绘,大部已剥落,还可以看到将军、仕女像及云纹图案。该墓葬对研究宋代建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碑石刻:舟曲历史悠久,保存了大量摩崖石刻和珍贵石碑。石门摩崖石刻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石门沟。由于石门沟两侧石崖壁立,高数十丈,间隔仅数丈,恰似两扇石门,因此而得名。两崖壁上有数百孔古栈道榫眼。石门沟是古代入川走南坪、松潘的重要隘口。石刻位于东壁之上,有:“圣宋皇佑四年孟冬……”共一百余字,简要记述了尚书屯田员外郎及阶州州事、福津县令一行人等巡察边寨隘口要塞的故事,文字简练、书法精妙,对研究舟曲宋代史及宋代书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舟曲现存明清时期石碑10多块,其中《丈地均粮碑记》为省级保护文物。此外还有《重修西固城垣碑》、《永垂不朽碑》、《恩垂万世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