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丽的藏乡舟曲,景色宜人的田园风光,绿树掩映的美丽村落,欣欣向荣的特色产业,浸润民心的文明新风……放眼3015平方公里的热土,千里平畴生机涌动,秀丽乡村各尽其美,农民群众喜上眉梢,映入眼帘处处是丰收的景象和圆梦小康的喜悦,广袤的田野中处处呈现出村净、景美、人和的美丽风景,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
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今年以来,舟曲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在充满活力的舟曲大地上,党组织的力量渗透到基层方方面面,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有旗帜引领,有主心骨可依,有带头羊可跟,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正在迎风起航。
建强基层组织,筑就乡村“战斗堡垒”
“通过这次比赛,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建和乡村振兴知识的理解,学到了很多经验做法,拓宽了工作思路,这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刚刚参加完舟曲县乡村干部履职能力“大比武”活动的八楞乡党委书记杨海这样说到。
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基石。今年以来,舟曲县紧盯全县“1+6”产业发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任务,组织乡村干部开展履职能力“大比武”活动,在现场问答中补齐短板,在情景模拟中彰显能力,在即兴演讲中提升素养,着力淬炼素质精良的乡村干部队伍。
在锻造队伍的同时,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抓手,组织开展各领域基层党建规范提升活动,推行党员发展全程纪实、班子成员联系指导支部组织生活等7项制度,着力规范党务工作,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制定基层党建抓乡促村工作责任清单,推行基层党建项目化管理,持续推进“八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验收通过100个“示范党支部”,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包乡走村机制,组织开展乡村干部履职能力“大比武”活动,鼓励和支持38名村组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学习,不断提升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素质。组织开展城乡基层党建共建活动,实现每个乡村振兴重点村至少有1个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互促互进。
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乡村“发展引擎”
农历六月,正是梅花椒成熟的季节。走进曲告纳镇岔吾古村,满山遍野的花椒树枝繁叶茂,一串串红甸甸的花椒挂满枝头,伴随着清脆“咔嚓”声响,数十名群众趁着天气晴朗,忙着将成熟的花椒采摘装篓,丰收的喜悦让农户们个个乐开了花。“今年花椒产量很好,能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岔吾古村村民谷沙国说道。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舟曲县紧紧依靠“党建+产业”发展模式,紧抓中组部、天津市、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对口帮扶大好机遇,推动“1+6”产业振兴任务落地落实。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先后3次选派专家团队100多人次开展调研,编制完成《舟曲县“十四五”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中藏药材、丛岭藏鸡、中华蜂、黑土猪、羊肚菌、花椒等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建设项目66个,估算总投资17.62亿元,预计2025年特色农业实现生产总值44.74亿元。
坚持把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1+6”产业发展集聚。州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文旅、畜牧等6个部门分别制定支持舟曲产业发展工作措施,县上制定《2022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措施方案》,整合资金100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奖补,已统筹各类资金1.86亿元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大力推进农产品商品化,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5个,培育龙头企业7家、合作社1264家,建成生产线14条,发展电商企业、网店等346家,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形成在白龙江沿岸以打造白龙江百里风情线、发展种植业为主,高山、半高山以发展养殖为主,推行养殖基地上山入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汇聚振兴合力,按照“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旗擎在产业链上、把人才聚在产业链上、把身份亮在产业链上”目标,县上成立“1+6”产业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和督查工作组,组建“1+6”产业联合党委,建立抓党建促产业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四位一体”包抓联系责任机制,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同时,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成立党支部15个,大力推广“产业联盟”“党建联盟”“村企结对”等做法,建设“乐游服务驿站”等服务平台,运行“党员民宿”“党员农家乐”等经营实体,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一村一品”,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140个,占比达到67.3%以上。
强化人才支撑,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说起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舟曲县科技特派团,舟曲县绿丰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鲁伟明言语中充满了期待:“国家科技特派团带着人才、科技和服务‘三农’的宝贵经验来舟曲,为我们合作社破解羊肚菌种植的重大技术难题带来了希望”。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支撑。为了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这种“缺人才、短技术”难题,2022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向160个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其中就包括舟曲县。派往舟曲县的科技特派团分为5个产业组,由国内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有企业等单位挑选的15名科技人员组成,会同舟曲县“1+6”产业专班专技人员,形成了综合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服务。与此同时,县上还建立人才引进“编制周转池”,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
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农村人才稀缺的问题,单纯靠加强保障和改善环境,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舟曲县既花大力气“引才”,更把重心放到就地“取才”上。
紧盯县域产业人才需求,县上建立由10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1+6”产业振兴专家人才智库和602名本土人才组成的乡村人才信息库。遴选下派27名科技特派员,入驻5家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和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专家工作室,开展引进技术推广、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成立舟曲县大学生创业联合协会党支部,盘活本土人才资源,培育励志创业人才队伍。推行“人才+基地”发展模式,以舟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中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设立产业人才实训基地,依托立节镇杰迪村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抓党建促产业振兴人才实训基地,设立乡村振兴大讲堂,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优秀创业青年。本土人才的不断壮大,为全县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治理机制,绘就乡村“和美画卷”
“婆婆,腰腿最近好一些了吗,您前段时间说的残疾证已经办理下来了,今天专门给您送过来”,舟曲县峰迭镇坝子村党支部书记谈保堂上门问候着腿部不慎摔伤一直坐在轮椅上的刘小女。今年80多岁的刘小女是村里的孤寡老人,2021年底不慎摔伤后,由于行动不方便没有做伤残鉴定,一直没有办理残疾证。今年在民事村办工作中,党支部主动上门询问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镇政府、残联、县人民医院为村老人开辟“绿色通道”,同时指派联户长担任“民事代办员”全程帮办代办,经过一个工作日便帮老人办好了残疾证。
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是关键。舟曲县坚持党建统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堡垒,着力构建党建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育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大力开展“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大抓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强力推进“8+”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8000余名党政干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民兵嵌入网格和联防组,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移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在抢险救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开展党员“三亮”、党小组“四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实践活动,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员在工作前沿奉献担当。全面推行“民事村办”活动,制定《舟曲县民事村办服务指南》,明确136项农村日常办理事项流程,建立民情收集、分析、解决的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日常、代理、预约、上门、陪办5种服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9支,建立爱心服务驿站10个,走访慰问特殊困难家庭3000余次,已解决涉及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矛盾调解、应急保障等各类事项2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