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持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季度,全县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经济运行稳固向好,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第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106万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0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6.8%,两年平均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680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740万元,下降4.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6685万元,增长9.2%。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27.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8.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77.6%,金融业增加值下降2.4%,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4.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3%。
(一)农业生产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896.4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1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47个百分点。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明显,越冬作物种植呈下降趋势。今年全县越冬农作物播种面积9.65万亩,下降1.31%,其中越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2万亩,下降1.1%;冬播油菜籽种植面积2.78万亩,下降2.15%;越冬蔬菜种植面积0.25万亩,增长2.7%。
畜牧业养殖有增有减,特色养殖优势凸显。各类牲畜存栏9.68万头(匹、只),比去年同期增长2.94%。其中牛存栏2.52万头,下降3.64%;绵山羊存栏1.09万只,下降1.03%;猪存栏5.14万头,增长8.1%。出栏肉用牛0.09万头,增长48.08%;出栏肉用羊0.3万只,增长6.73%;出栏肉用猪1.74万头,增长11.71%。近年来农业机械的普遍推广使用和封山禁牧政策的积极响应,大牲畜养殖数量逐年下降,尤其是役畜减少明显,羊的存栏也呈下降趋势。而受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量兴起,黑土猪、从岭藏鸡、中华蜂等特色养殖在舟曲畜牧业生产中凸显主导作用。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下降。一季度,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3%,比上年同期降低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0%,比上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由于一季度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47万元,下降58.3%。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一季度,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87万元,下降35.6%,在建项目共32个,比上年同期较少29个,截止3月底,没有新入库项目。
(四)消费市场加速回暖。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80万元,同比增长22.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8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585.6万元,商品零售9294.4万元。
(五)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13元,同比增加118.78元,增长14.20%。其中工资性收入462.76元,增加57.24元,增长14.12%;经营性收入176.64元,增加20.44元,增长13.09%;财产性收入9.57元,增加1.38元,增长16.79%;转移性收入306.16元,增加39.72元,增长14.91%。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738.08元,同比增加136.77元,增长8.54%。食品烟酒支出673.73元,同比增加46.34元,增长7.39%;衣着支出168.90元,同比增加13.59元,增长8.75%;居住支出392.45元,同比增加38.08元,增长10.7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00.27元,同比增加8.07元,同比增长8.75%;交通通信支出150.59元,同比增加7.66元,增长5.36%;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55.96元,同比增加13.64元,增长9.58%;医疗保健支出81.62元,同比增加8.40元,增长11.47%;其他用品和服务14.57元,同比增加1元,增长7.39%。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61.00元,同比增加547.49元,增长8.16%。其中工资性收入6828.48元,增加502.10元,增长7.94%;经营性收入108.28元,增加13.25元,增长13.95%;财产性收入258.10元,增加25.12元,增长10.78%;转移性收入66.15元,增加7.01元,增长11.86%。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090.68元,同比增加471.46元,增长8.39%。食品烟酒支出2545.13元,同比增加139.81元,增长5.81%;衣着支出871.09元,同比增加82.73元,增长10.49%;居住支出914.35元,同比增加97.76元,增长11.9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427.70元,同比增加31.36元,同比增长7.91%;交通通信支出692.72元,同比增加64.88元,增长10.33%;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62.08元,同比增加21.80元,增长9.07%;医疗保健支出229.27元,同比增加25.40元,增长12.46%;其他用品和服务148.35元,同比增加7.72元,增长5.49%。
(六)财政收支增长、金融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25万元,同比下降2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598万元,同比下降19.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2.97亿元,同比增长2.67%,各项贷款余额46.59亿元,同比增长5.24%。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一是一季度农作物产出单一。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第一季度种植业中只有蔬菜形成产量。而由于青壮年温室蔬菜种植户外出,温室蔬菜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蔬菜种植呈现“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小幅增加”的态势。蔬菜产量的缓慢增加,直接导致一季度种植业生产增速缓慢。二是畜牧业生产虽然呈增长趋势,但由于我县畜牧业所占比重不高,出栏肉牛、肉羊的数量不大,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不高。占主导优势的土猪生产,在一季度没有出栏,未能形成产值。三是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明显。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农作物种植类型由生长周期较短的玉米、小麦、油菜籽替换为生长周期较长的中药材,导致农作物短期产量有所下降。
(二)项目储备不足、投资持续增长难度很大。
截止3月底,全县无新入库统计项目,32个在建项目均为上年结转项目,全部结转项目剩余投资量仅为5.0亿元,库存投资量与年度目标任务13.6亿元相差较大,若后续没有新开工项目的入库,投资持续增长难度很大。
(三)工业企业结构单一、发展壮大后劲不足。一是规上企业数量少,且结构单一,全县6家规上企业均为水电站。来水量和装机容量决定了规上企业的产能,企业发展壮大空间较小。二是规下工业规模小,底子薄,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目前,入库统计规下工业57家,其中:水电企业41家,加工及制造业11家,非金属矿物质加工业5家。近年来受环评和“8.17”暴洪影响,15家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成为制约规下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其他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增长速度缓慢。从一季度我县经济构成看,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60.7%和48.9%。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4.3%,低于第三产业增速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9个和3.1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增长乏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三、对策建议
总的来看,第一季度全县经济开局良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各项经济指标回升势头强劲,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也应看到,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复苏仍面临诸多挑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
下一阶段,全县上下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继续督促抓好新建项目和应开未开项目的开工建设工作,继续畅通经济循环,不断在扩大内需上加力,努力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财政支农资金大幅投入,但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显得不足。当前,突出表现在农村水利、道路交通等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方面。改善和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和支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不断扩大政府支持“三农”的规模和力度;二要提升工业经济活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一方面紧盯重点行业企业,帮忙企业解决当前困难,认真分析企业减产原因,围绕企业生产、销售、要素保障、权利做好协调服务。另一方面培育小微企业,优化工业企业结构。研究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政策措施,强化资金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改善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少、结构单一现状。三要全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切实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核准备案、用地、规划、节能、环评等前期工作程序,全力保障项目开工条件。同时,加大对未开工项目的督促和落实力度,密切关注中央预算内未开工项目和纳入全州藏区专项项目前期工作,督促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形成投资量;四要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建议主管部门加快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进度,特别是对已下达的资金要加大跟踪督导力度,对执行进度缓慢的逐项排查、跟踪落实,力争全县财政支出持续较快增长;五要加强限上企业搜集、引导力度,确保及时入库统计。相关部门继续高度重视限额以上达标企业的入库申报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加大排查摸底力度,做好“四上”企业的培育和入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