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舟曲 > 文化旅游 > 舟曲楹联 > 楹联知识 > 正文

对联艺术概说:对联的历史脉络

发布时间:2017-09-17 00:00:00 来源: <span>县文联</span> 作者: 点击:

第一章对联艺术概说

三、对联的历史脉络

对联作为我国独特的古典文学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漫长的发展过程。

关于古代的对联,大家最熟悉的要数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诗中说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了,诗中讲到了“新桃”和“旧符”,这就是北宋时期的“春联”形式。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可见到我国的北宋时期,就有了贴春联的习俗。

关于对联的起源,世人普遍认为,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代楹联大家梁章钜在其《楹联丛话》中说:“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chǎng)“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如始于何时也。按《蜀栲杌(táo)(wu)》云:蜀未归宋(965年)之前,一年岁除夕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白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涎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谶( chen),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五代蜀国的皇帝孟昶,在除夕那天,让学士辛寅逊写桃符(春联的发端),认为他写的词语对仗不工整,不够美观,于是自己动笔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句子。没想到第二年他的国家就被宋太祖手下的大将吕余庆给攻破,而且宋太祖的号正好是“长春”,于是人们胡乱联想,说这个桃符成了预示不详命运的谶语。但抛开迷信的说法,这个桃符,写下的这两个句子对仗工稳,且文献记载明确,被后世许多学者,包括纪晓岚、梁章钜等,都认为是对联的滥觞(起源)。

孟昶题写桃符的时候,已经到了五代末期,北宋初年。在此前,尤其是唐代,曾经出现过一些对偶句子,也流传过一些有关对联的故事。但据目前专家考证,这些故事多半都是后代编纂,甚至是神话传说,并不可信,我们不能道听途说,将那些说法认为是“历史”。历史必须要文献和文物来证明,而目前资料表明,唐伐是对偶句或是对仗修辞手法成熟的关键时期,那时人们开始习惯性地写一点两两对仗的句子,可是对联不仅仅是一句对偶句,它还应该是独立存在的文学体裁,流传下来的所谓唐代对偶句,目前都不具备这一特点。现在,我们只能说唐代是对联修辞手法成熟的关键时期,或是对联的萌芽时期,可真正形成对联,最早也应该在孟昶题写桃符之后。

宋代以后,对联文化逐步发展形成,可是并没有达到相对繁盛的状态。目前流传下来一些署名为宋代、元代著名文人如苏轼、王安石、秦观、朱熹、陆游、赵孟颊等人的对联,其中不少是从他们的诗文中摘抄而来,算不得真正对联;也有不少已经经过专家考证,是后代人杜撰的作品。真正可以确信是宋代原作的,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只能说宋元两代是对联普及前的过渡时期,并不是普及时期。

到了明代,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推广春联,命令京城百姓春节时家家门前要张贴对联。但这种说法只是清人的笔记中见到,并没有在正史中记载,是否可信,仍然存在疑问。但相对于宋元时期,明代流传下来的对联明显增多,尤其是到了明代晚期,还出现了李开先、杨慎、乔应甲和徐渭这样有对联作品集的联家。尤其是山东人李开先,他一生创作了几千副对联,除了生活实用性的联语,还有大量抒情联,并结集为《中麓山人拙对》和《中麓山人续对》。由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联作品集的出现,至此,我佃才有理由说明代是对联的真正形成时期。

经历唐代的萌芽,宋元的过渡,明代的形成,到了清代,对联就逐步进入了繁盛时期。一方面,清代的几位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都喜好对联,身体力行参与创作,留下了许多对联作品,至今在北京故宫等景点的楹柱上还能看到。另一方面,清代几乎所有文人士大夫,或多或少都参与过对联创作,清代历史上的一些名臣,如纪昀、刘墉、何绍基、梁同书、宋湘、顾复初、王文治、张之洞等都是对联大家。一些名士,如李渔、郑燮、刘一明、孙髯翁、袁枚等,都是彪炳楹联史的大家。尤其到了嘉庆以后,清中晚期以来,对联创作一度繁盛。嘉庆、道光年间,阮元、梁章钜、陶澍、林则徐几位楹联巨匠横空出世,形成了清代对联的巅峰前期。随后的咸丰、同治年间,以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为代表的湖南湘军将领幕僚群体,.加之同时的薛时雨、俞樾、李寿蓉、王闽运等超一流对联大师的创作,把对联文化推上最高峰,可谓是清联的巅峰期。而在全国各地,吴熙、吴獬、刘蕴良、钟云舫、赵藩、范当世、江峰青、刘尔忻诸人留下清联最后的绝响,不仅承载了清代对联的辉煌业绩,而且开启民国对联的又一个高峰。

进入民国,对联文化承接晚清的流风余韵,总体还是比较繁荣的。民国对联创作给人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挽联创作.很多重要人物去世后,都会收到数量可观的挽联,例如孙中山去世后,全国各地在各种哀悼仪式上所送挽联,总数据说达十万副以上。甘肃晚清军阀马福祥去世后,也收到了万副之多的挽联。另一个成就是实用楹联的新发展,例如辛亥革命胜利后,坊问就马上推出了民国新春联,之后实用楹联的创作和整理汀I版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例如1946年上海学生书局就H饷趸过一本《时代楹联一万副》,而民国时期据统计,已知的对联书籍就有上千种之多,达到了历代之最。

解放以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影n向,对联创作整体不如以前。造成这个低谷期的原因,著名楹联家刘太品先生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造成,第一,是受这一时期的官方意识形态影响,承袭的是苏俄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古典诗词与对联从根本上被排除在外;第二,是在建政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物质条件相对较差,又是全盘接受的是苏俄模式,所以在文化生活方面也没真正形成过对联应用的传统,这种影响延续很长。直到八十年代,由于国学复兴的倡导,一些有识之士发起筹建了楹联学会,每年都有征联、评联活动,对联不大受人重视的局面才逐渐有所改观。

1984年Il月,中国楹联学会成立,成为对联文化进入复兴期的一个标志。中国楹联学会及各省楹联学会成立后,在搜集整理传统对联史料、对联昀普及和教育、对联创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联理论的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为我们今天复兴楹联文化奠定了基础。


上一条:对联艺术概说:对联与诗的关系


米乐,M6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