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定乡地处高寒阴湿山区,生态条件优越,蜜源植物丰富,且不同季节都有蜜源,非常适宜蜜蜂的放养。大山深处百花藏,芬芳四溢蜜蜂忙,山岭上丰富多样的蜜源植物和中华蜜蜂超强的采集能力,造就了坪定蜂蜜花香浓郁的特点。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对纯天然绿色食品情有独钟,土蜂蜜以其口味独特、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天然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因此,坪定乡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培育壮大中华蜂养殖产业,积极推广活框养蜂新技术,为实现群众稳定增收,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路径。
精准扶贫助推养蜂产业
坪定林草丰茂,自然生态良好,光热资源丰富,当地群众千百年来就有养蜂习惯,经验丰富,具有养殖中华蜂的独特优势。今年以来,坪定乡把发展养蜂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创业、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坪定乡立足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抓好政策和项目对接,按照精准扶贫、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帮扶到户的目标,积极培育中华蜂养殖富民增收产业。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中华蜂养殖产业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坪定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项目实施方案》和《坪定乡中华蜂养殖示范点项目实施方案》,并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专抓养蜂产业,组织精干的技术队伍专门服务产业发展,全乡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技术干部蹲点抓的工作格局,中华蜂养殖实现由零散性养蜂、老方法养蜂向专业合作社指导下科学养蜂、新法养蜂的转变,实现联盟经营、集群发展,为促进全乡中华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资源互补、政策支持、共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坪定乡结合实际,创新扶贫带贫模式,一改过去传统的“送钱送物、一送了之”的扶贫方式,探索建立了四种带贫机制,一是把财政投入的扶持资金,变为由贫困户持有的股份,以入股方式委托专业合作社代养,销售所得按合作社50%、贫困户50%的比例进行分红。二是养蜂专业合作社根据实际养殖情况,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蜂箱(含蜂种)2箱,并由合作社负责对贫困户进行养蜂技术培训,年底按不低于42元/斤的保底价格回收贫困户产出的蜂蜜。三是贫困户将政府无偿提供的扶贫蜂箱、蜂群折算为股份,入股养蜂专业合作社,年底按股份协议给贫困户进行现金分红或分养蜂群。四是贫困户优先在养蜂合作社进行务工,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坪定乡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以遵循蜜蜂采集2.5公里的半径为单位区域,在全乡建成50-200箱中华土蜂养殖示范点8个,带动贫困户68户,养蜂670箱,实现示范点各行政村全覆盖,促进全乡养蜂产业遍地开花,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坪定乡结合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多条致富路子,组织双联干部进村入户,以建档立卡户为对象,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持证务工人员、2亩规范化中藏药材种植的基础上,帮助每户贫困户从土蜂养殖、土猪、丛岭藏鸡和羊肚菌种植等产业中,再选择实施1至3项符合户情的增收项目,着力实现产业扶贫长效化,确保了脱贫效果持续稳定。
能人带动促进养蜂产业
坪定乡坪定村养蜂大户谈平义自父亲起就开始养殖中华蜂,积累了丰富的养蜂经验。他家是全乡第一户掌握和采用新法养蜂技术的农户,且为全乡养蜂规模最大的农户。2016年,谈平义养殖土蜂110箱,其中取蜜50箱,产优质土蜂蜜425公斤,已全部售出,收入5.1万元,是全乡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也是靠养蜂致富的典型。
坪定乡拥有蜜源植物多达百余种,尤其在每年的4月至10月,多种蜜源如刺槐花、油菜花、党参花、柴胡花、荞麦花等,花期衔接紧,持续时间长,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全乡土蜂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合作社蜂场里,郁郁葱葱的树林间,各种花儿争奇斗艳,吸引着蝴蝶、蜜蜂竞相飞舞。蚕吐丝,蜂酿蜜,人们都把土蜂养殖称为“甜蜜事业”,这一点,对于坪定人来说更为贴切,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立体气候环境。坪定乡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产品有量、质优、无收入,群众增产不增收。去年以来,坪定乡围绕精准扶贫因户施策,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带贫模式,充分发挥乡政府电商平台网络宣传和推介的优势,通过互联网黄页、电子邮件、网络广告、网络信息发布、微信、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等多种手段,搭建市场与合作社、贫困户的对接纽带,切实拓宽销售渠道,使农民走向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采取“老户+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组建养蜂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科学养蜂,做大做强养蜂产业。在坪定乡境内,还有很多像谈平义一样的养蜂人,以及像靖边村康源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样的中华蜂产业建设榜样的合作社,在中华蜂养殖示范点项目的带动下,在政策效应和大户效应的引导下,逐步走上了通过养蜂脱贫致富、同步奔康的道路。
坪定所产的百花蜜,淡黄透明,质地浓稠,甘甜鲜洁,芳香适口,堪为上品,深受县内外广大群众欢迎。为了向科技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坪定乡组织经验丰富的本地养蜂“土专家”对全乡的养蜂户进行分村培训,保护本地中华蜂优势资源,大力推广新法养蜂技术,并鼓励蜂农学习养蜂知识,扩大养蜂规模,尽快脱贫致富,全力打响“百花蜂蜜”、“春蕊蜂蜜”等品牌。
技术推广支撑养蜂产业
为使全乡蜂农全面掌握中华蜂生活生产习性,尽快克服活框标箱养殖技术难关,逐步淘汰毁巢取蜜旧习弊端,加快转变落后养殖观念,彻底改变传统养蜂中产量不稳定、卫生状况不佳的现状,切实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今年以来,坪定乡组织养蜂大户到省养蜂研究所、天水、陇南、四川等地实地观摩,多次召集养蜂户到乡会议室观看养蜂技术视频,并进行交流和讨论,邀请当地“土专家”谈春龙、张冬云对全乡8个村所有蜂农和有养蜂意愿的群众挨村挨户开展了为期25天的现场指导。在培训现场,指导群众学习旧槽过箱、日常观检、添加巢脾、蜂王培育、防病治满等技术,指导蜂农对割蜜刀、摇蜜机正确使用以及蜂群缺蜜期的合理饲喂管理。乡畜牧站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手把手培训新法养蜂技术,着重针对活框养蜂的技术难点,对中华蜂的饲养管理、四季管理、人工育王、收蜂过箱、蜜蜂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和蜜蜂病敌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实现了蜂业培训全覆盖,为助推广大蜂农走上生态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健康高效养蜂路子,促进全乡中华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19期,累计培训养蜂户和有养蜂意愿的群众160人次,为参训人员发放中华蜂养殖技术资料手册160册。通过借助微信平台,建立“坪定产业交流群”,把养蜂产业服务人员、养蜂大户全部实名加入“坪定产业交流群”,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方式传递中华蜂养殖新信息820条。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坪定蜂业资源优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农牧局、扶贫办、财政局等相关单位扶持帮助下,通过扶贫资金扶持养蜂专业合作社项目和中华蜂养殖示范点项目的实施,引进中华蜂活框技术、先进养蜂用具、优良蜂种等,抓好中华蜂养殖新技术推广,建立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养殖户示范带动作用,在提升坪定乡养蜂产业发展和提高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现场观摩学习和技术培训,蜂农对中华蜂养殖卫生知识管理和蜂产品质量要求有较好的认识,养殖户在蜂场环境选择、旧槽过箱、良种选育、分群管理、蜂病预防以及强群培育等方面进步较大,在示范点将圆巢蜂箱的蜂群转移至新式标框蜂箱中,并在初夏成功取蜜,每箱蜂的蜂蜜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93%,产量翻了一番,改变了以往蜂蜜产量低、卫生状况差等现状,带动中华蜂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新法养蜂技术的成功实践,彻底消除了传统养殖毁巢取蜜、蜂群难以壮大的弊端,填补了全乡养蜂领域技术空白。截至目前,全乡中华蜂养殖规模达到56户、1710箱,其中包括从四川省德阳市、绵阳市、澎州市等地引进优良中华蜂种380箱,推广新法养蜂430箱,应用新法养蜂技术已摇取蜂蜜260公斤。据测定,坪定村春蕊土蜂养殖合作社所生产的蜂蜜波美度为42.5度,含糖量80.3%,含水量18.1%,质量标准为优质有机山花蜜,品质优良。
种植蜜源壮大养蜂产业
蜜源是养蜂业发展的物质前提,是蜜蜂赖以生存的基础。推广蜜蜂授粉是生态农业的组成部分,种植蜜源植物发展定地养蜂,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一种养蜂方式。种植蜜源植物定地养蜂,虽然也要付出一些辛苦,但回报十分丰厚。如养蜂100-200群,年可创效益10多万元。如将转地放蜂支出的运费,投入到种植蜜源植物当中去,定地养蜂可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可增产的事实,使农民与养蜂人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惠关系,既促进了农业的增产,也为养蜂人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养蜂苦、苦养蜂。养蜂乐,乐养蜂。”这是坪定乡养蜂人长挂嘴边的一句话。近年来,坪定乡立足乡情,利用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采取“合作社+蜂农”及“蜜源植物+蜜蜂”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与中华蜂养殖相关联的特色种植产业。以前坪定乡蜜源植物单一、数量少,成了限制中华蜂产业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为了扩大蜜源植物种植面积,以壮大养蜂产业,坪定乡按照“季节结合、主辅结合、蜜粉结合、木草结合、粮药结合”的原则,加大刺槐、油菜、药材、荞麦等蜜源植物种植力度,逐步形成一年四季春有以油菜、刺槐为主之花,夏有以党参、黄芪、柴胡等中藏药材为主之花,秋有荞麦为主之花的局面,还发展苹果、梨等经济林果和舟九公路观赏花卉作为蜜源,让天天有花开,日日有蜜流成为常态。除了冬季严寒,蜜蜂不能外出采蜜外,基本能保证蜜蜂每个月都有花采。此外,坪定乡为高寒山区,林草资源丰富,草木生长茂盛,夏秋季随处可见开放的小野花,如野苜蓿、野菊花、地黄、旋覆花、丹参、紫云英、益木草、鬼针草、马鞭草、草木犀、马齿苋、蜀葵等野花可作为辅助蜜源。广泛种植蜜源植物不仅为蜜蜂提供了充足的花源,而且还能利用一切空闲地,扩大绿化面积,有利生态平衡,提高观赏性和娱乐性,促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据了解,从2015年至今,坪定乡借助第二轮退耕还林(草)工程,栽种刺槐、苹果、梨等蜜源植物3.8万株,共计520亩。常年种植冬播油菜1720亩,党参、黄芪、柴胡等药材2293亩,荞麦1380亩,预计年内累计栽种蜜源植物5913亩,届时蜜源可承载蜂群1.1万群。目前全乡有中华蜂1710余箱,预计产蜜1.2万公斤,实现年产值120余万元。
目前,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和电子商务新兴销售模式以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下,大力推广活框养蜂新技术,中华蜂养殖及其销售即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这一飞速发展的“甜蜜产业”无疑会为越来越多的农户创造更大的收益。
责编:马红英 审批:李兵